活動內容Programs

有庠科技獎


為紀念徐有庠先生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及貢獻,自2002年起,每年定期舉辦有庠科技獎,除透過獎勵來表彰台灣科技的卓越人才外,亦希望更多科研人才與社會資源能投入在重要的科技領域之中。

有庠科技講座 簡介

為表揚在新興科技領域有傑出貢獻之人士,本會聘任國內大專院校之正教授出任有庠科技講座,獲聘者給予獎座乙座及榮譽酬金新台幣150萬元。科技講座分為五類別,分別為「奈米科技講座」、「資通訊科技講座」、「光電科技講座」、「生技醫藥講座」及「綠色科技講座」,每類別各取一名,共計五名。

作業辦法下載

歷年名單

搜尋歷年名單

奈米科技

劉致為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推薦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張翼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陳永芳特聘講座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學系李琳山特聘教授
學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經歷:工研院電子所組長/資深研究員、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台灣半導體硏究中心)副主任/資深硏究員、台積電台大硏發中心執行長
獎勵:國科會未來科技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東元獎
得獎理由:長年深耕半導體材料與節點技術,以化學氣相沈積磊晶技術為基礎,成長Si, SiGe, GeSn奈米級磊晶是其研究團隊最堅實的核心技術,亮點成就是創新做出具有高遷移率的SiGe/GeSn 3D電晶體與創世界紀錄之高度堆疊電晶體,其首創之Si cap on SiGe技術,已在5nm節點量產。

資通訊科技

本屆從缺


本屆評審委員會審查並無適當得獎人選,經本會董事會決議後予以從缺。

光電科技

劉柏村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推薦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蘇炎坤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張翼院長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
經歷:國科會光電學門召集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發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顯示科技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系主任、國立交通大學顯示科技研究所所長 、 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訪問教授
獎勵:國際會士:IEEE/SID/OPTICA/ECS/CIEE Fellow、國科會未來科技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得獎理由:致力於光電顯示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逾20年,包括薄膜電晶體(TFT)技術開發與應用、光感測元件、顯示畫素內嵌記憶體技術,以及顯示面板週邊關鍵驅動電路技術。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累積250餘篇SCI論文與150多篇國際研討會議論文。

生技醫藥

楊慕華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推薦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獎勵:國家新創獎、國科會未來科技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得獎理由:研究專注國人重要疾病頭頸癌,研究領域主要的成果包括頭 頸癌的上皮間質化(EMT),闡明在轉錄因子Twist1及Snail調控下,EMT造成高度侵犯性及轉移的分子機制。EMT誘發癌細胞移動和侵襲,而間質上皮轉化(EMT)為metastatic colonies的關鍵步驟。他的研究闡明缺氧對EMT轉錄因子Twist 1的調節,另也發現EMT轉錄因子Snail誘發癌症幹細胞產生對稱分裂,造成腫瘤惡化。在上皮間質可塑性領域的研究,已達國際頂尖水準,其研究成果具臨床價值,未來可針對上皮間質化設計藥物,發展抑制癌症轉移的藥物,對治療頭頸癌有重大助益。

綠色科技

張木彬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講座教授


推薦人:國立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林居慶所長
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博士
經歷:台灣氣膠研究學會會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工程處環境工程學門召集人、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
獎勵: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東元獎、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得獎理由:帶領研究團隊於空氣污染控制領域默默耕耘32年,持續針對現今環境污染控制領域備受關注的三大議題:溫室氣體之排放減量與再利用、VOCs排放控制技術及戴奧辛之生成機制與排放控制進行深入之解析與研發,提出創新的理念,其內容與方向不僅具有新穎性與未來發展性並已對現今之污染防制工程實務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