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科技人才 培育台灣競爭力
發佈日期:2015-08-20
發佈日期:2015/08/01 出處:科學人雜誌8月號
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舉辦的「有庠科技獎」,今年邁入第13屆,讓台灣科技人才在孤寂的研究路上,有了鼓勵、支持與溫暖。董事長徐旭東指出,在企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困難的今天,「有庠科技獎」的堅持,是希望傑出的科學家們保有研究熱情,「只要有突破,都值得喝采,這是投資未來,是為了台灣長遠的競
爭力做準備。」
研究之路相當孤寂,感謝徐有庠基金會的肯定,以及家人在背後默默鼓勵與支持!」每年,在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上,總能聽到得獎人在台上一番感性與感謝的致辭。
科學研究之路 需要鼓勵、支持與陪伴
台灣的公益團體或基金會,多半以文化教育、社會福利為獎助重心,徐有庠基金會是極少數陪著科技人才,在漫長的研發路上,給予支持與溫暖。「你能想像,他們長期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晚上埋首在實驗室,繼續著未必會成功的志業,那種堅持,真的應該被鼓勵!」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有感而發地說。他進一步指出,在台灣,好歌聲可以參加比賽、拍出好電影也能得到獎勵,「而科技人呢?」這個溫暖的陪伴,成為徐有庠基金會在企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困難的今天,仍堅持定期舉辦「有庠科技獎」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解科技人研究路途的艱辛,來自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先生對科技與創新的執著、重視。40多年前,有庠先生決定從紡織跨足化學纖維製造的新領域,在兩種製程的選擇上考量很久,最後經審慎規劃與風險評估,毅然決然採用當時創新的純對苯二甲酸(PTA)技術,奠定日後遠東新世紀垂直整合的競爭優勢,PTA 技術更成為化纖產業主流,「這在當時是冒險的決定,但有庠先生展現他『勇於突破,創新自我』的特質,這也成為後來徐有庠基金會秉持『科技與創新』為發展主軸,相信這精神也是台灣經濟成長與產業升級的重大關鍵!」徐旭東回憶著說。
以科技、創新為經緯 綠色奇蹟無所不在
「科技與創新」更內化為遠東集團的DNA。在有庠科技獎與集團人才相互激盪下,每一年,遠東新世紀都有亮點表現,近年來的綠色科技更是令人驚豔。今年,在米蘭世界博覽會上,可口可樂公司展示世界第一支100%植物製成的PET 寶特瓶,以甘蔗渣等為原料的瓶身,不僅可以完全回收,還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量,展現對地球的友善,此製造技術的重大突破,遠東新世紀扮演重要的角色。
「想想現今生產的PET瓶(採用30%植物原料),每一百個就能減少一公斤的碳排放,未來若能量產100%的植物瓶,減碳效果絕對驚人!」徐旭東望著瓶身微笑。
遠東的綠色科技也展現在紡織纖維應用上,除了以玉米等植物原料來製作吸濕排汗、快乾、抗紫外線等機能型服飾,近年更與國際運動品牌合作,發展出顛覆傳統紡織技術的「超臨界CO2 無水染色」製程,利用可循環使用的CO2在高溫高壓下做為染整媒介,布料染色過程中完全不需消耗水,可以節省大量水資源,也無需添加化學助染劑,對於生態環境來說是一大革新。看好友善環境的國際趨勢及影響力,徐旭東說:「綠色科技才要開始!」
此外,徐旭東也展示了能夠偵測心跳等生理感應的「智慧型未來衣」,透過衣服上的藍牙晶片與手機連結,即能讓使用者隨時掌握身體狀況,甚至可以傳輸給醫療院所做為健康評估之用。這種結合紡織纖維、資通訊、醫療等跨科技領域技術及資源的智慧衣,展現未來數位生活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印證「科技與創新」能為企業帶來前瞻性的競爭力。
深耕基礎科學 投資台灣未來
至於,有庠科技獎在「科技與創新」理念下,為產業帶來什麼火花?徐旭東不諱言,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未必都能很快進入應用階段,甚至產生商業利益,「但支持基礎科學研究是長期性的工作,13年來我們鼓勵了很多傑出科學家,就是希望他們保有研究的熱情,只要有突破,都值得喝采,站在基金會的角度,這是投資未來,是為了台灣長遠的競爭力做準備。」他再次點出基金會多年來,默默支持、陪伴台灣科技人才的理由。
然而,有些獲獎的研究也從突破到露出曙光。如本屆綠色科技講座得主張嘉修教授,利用地球上吸收CO2效率最高的生物體―微藻,做為淨化環境工具,再藉由微藻養殖系統,生產高價值產品,既符合環保又能產生經濟價值,此研究已與中鋼等大型企業合作,成為產學結合典範,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成功案例出現。
有鑑於科技日新月異,為順應世界趨勢,目前有庠科技獎獎勵重點以奈米、資通訊、光電、生技醫藥及綠色科技等五大新興科技領域為主,這不但是國內較少公益資源投入的部份,由於其影響力橫跨多個產業範疇,有助於產業間的相互加乘效果,使得它成為台灣科研界的指標性獎項,申請人數年年創下新高。
迎接智慧時代 政府民間應有新戰力
「科技瞬息萬變,今日的主流也許明天就會改變,未來是Smart(科技)的時代,Smart Phone、Smart Home……,將是下一個趨勢,台灣如何在科技趨勢的變化中,站穩自己的位置,很值得大家深思。」徐旭東認為,在科學傳播與技術轉移的高速下,許多新創技術已改變了現有的產業規則,不僅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更為全球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的關鍵決定因素,台灣政府與社會必須更正視科技基礎與創新能力,「有庠科技獎只是拋磚引玉,面對科技世界的快速轉變,政府與企業應該改變心態,從政策法令、資通訊的基礎建設、企業界的管理思維等,加快適應能力與調整能力,才能迎接日新月異的科技世代。」徐旭東語重心長地說。
他同時鼓勵年輕世代勇於探索世界,基金會持續舉辦徐有庠盃―台灣青年學生物理辯論競賽、有庠創新青年論壇等活動,燃起台灣年輕人擁抱科學的熱情。「我覺得還不夠,應該繼續思考,提出創新方案,幫助台灣年輕人成長,這是我給基金會的一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