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 有庠科技發明獎
請選擇歷屆名單:
奈米科技

賴俊峰教授
逢甲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
- 得獎發明專利:利用水凝膠膜之隱形眼鏡及其製造方法 Hydrogel-based contact len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 得獎理由:本專利以透明水凝膠及非晶排列的複數個奈米球組成之雙特性水凝膠膜,可產生對光波段有選擇性之反射。能應用於任何需要反射特定波長,又要求有高透明度之水凝膠系列產品,尤其是在隱形眼鏡領域,可以替代傳統水凝膠添加UV吸收劑和染料吸收劑的方法,降低製作水凝膠膜成本,並進一步控制藍光進入量,取代市售安全性較低的隱形眼鏡,同時阻絕有害光波對眼睛的傷害,益於隱形眼鏡的產業發展。
資通訊科技

吳安宇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特聘教授
- 得獎發明專利:通道資訊的估測系統及其方法 System for Acquiring Channel Knowledge and Method Thereof
- 共同發明人:蔡承融、陳儒雅、周強
- 得獎理由:本專利可解決壓縮通道感測技術應用於毫米波大型天線陣列時,巨大信令成本與功率太過發散等問題;另外也可應用於目前國際無線通訊大廠積極開發的混合數位-類比大型天線陣列架構中。因此本專利對於5G毫米波大型天線陣列之實現,有重大的助益。研究團隊的一系列研究獲得聯發科重視,已共同獲得多國專利,並將爭取5G標準組織採用作為市場標準。
光電科技

林志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特聘教授
- 得獎發明專利:光感測電路與應用此光感測電路的顯示面板 Optical sensing circuit having plural sensing components with current paths selectively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received colored light and display panel utilizing the same
- 共同發明人:吳佳恩、陳柏勳、陳福星、王銘勳、李慶恩、賴柏成、尤建盛
- 得獎理由:本專利共提出七個新式光感測器架構,透過結合傳統顯示器之薄膜電晶體及彩色濾光片製程實現環境光補償架構,避免光感測器之感測結果受到環境光影響而導致誤偵測情況發生,進而適用於辦公室、會議室、窗邊或戶外等高環境光亮度之應用,可解決現前於大尺寸光學互動裝置(如電子白板)的應用所遭遇之問題,對於我國LCD 產業再創藍海市場有極佳的潛力,並已與友達光電簽訂技轉合作。
生技醫藥

劉浩澧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
- 得獎發明專利:手術導航導引聚焦式超音波腦部藥物釋放 Neuronavigation-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brain drug delivery
- 共同發明人:魏國珍
- 得獎理由:本專利著眼於克服肉眼不可見之超音波能量不具有導引能力的困難,開發手術導航系統輔助之超音波腦部藥物釋放之系統,可直接應用既有醫療院所之手術導航系統,精準導引聚焦之超音波能量並安全進行手術。本專利技術為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合作研發之重要技術,具創新性及臨床使用潛力,尤其對於以聚焦式超音波,非侵入性方式打開血腦屏蔽,對於腦瘤患者投遞藥物,具有解決血腦屏蔽與腦瘤治療的契機。本發明專利佈局完整,對醫療市場的貢獻值得期待。
綠色科技
劉偉仁教授
中原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 得獎發明專利:用以製備石墨烯的方法 Method of Producing Graphene
- 共同發明人:林品均
- 得獎理由:本專利以綠色環保且可量產之技術連續製備高品質石墨烯,利用低溫破碎機瞬間壓力差所形成的空化現象對石墨進行破碎與脫層,進而獲得石墨烯分散液,而將此分散液以導電添加劑的方式添加於鋰離子電池中發現可大幅提升電池性能或將石墨烯應用在散熱、電磁波屏蔽、電磁波吸收等應用。
人工智慧